名誉主任
王显政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煤炭开采 |
主任
王虹 | 中国煤炭学会 | 研究员 | 煤矿巷道掘进技术与装备,煤岩截割理论 |
副主任

孙继平,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信息工程研究所所长、原副校长。长期从事煤矿安全生产监控与通信、安全生产信息化、煤矿电气安全和事故应急救援等方面的研究和创新。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二等奖4项(第1完成人3项);作为第1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等奖8项;作为第1完成人主持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安全生产行业和能源行业标准38项;作为第1发明人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00余件;主持制定《煤矿安全规程》第十一章“监控与通信”;作为第1作者或独立完成著作12部;被SCI和EI检索的第1作者或独立完成论文90余篇;作为国务院煤矿事故调查专家组组长参加了10起煤矿特别重大事故调查工作。

王国法,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首席科学家,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总工程师。我国煤炭高效综采技术与装备体系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建立了煤炭高效综采的主体技术理论和标准体系。长期从事煤矿综合机械化开采、工作面支护技术与装备、智能化开采基础理论的研究开发,首次提出了液压支架与围岩“强度耦合、刚度耦合、稳定性耦合”的“三耦合”原理和设计方法;创新研发了新型高效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和系列高效综采关键技术装备;主持设计研发了世界最大采高的8.2m超大采高综采和20m特厚煤层综放、世界最小采高的0.6~1.3m薄煤层智能化综采和最大倾角的55°大倾角综采等系列技术与装备;主持的黄陵一矿智能化开采总体设计项目首次实现常态化工作面有人巡视、无人操作的智能化采煤,获得中国工业大奖;主持建立了我国综采和液压支架技术标准体系,实现成套技术完全国产化;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各类国家研发项目和省部级研发项目60余项;主持了煤矿支护设备标准体系的建设,负责起草液压支架国家和行业标准十几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和三等奖1项,30余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出版专著6部,发表论文100余篇,作为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获得全国杰出工程师奖、孙越崎能源大奖等。

胡穗延,研究员,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2000年列入煤炭系统第三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1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长期从事煤矿自动化技术研究工作。早期在经济型胶带机监控系统、选煤厂综合集控系统方面作出大量创新,取得了当时行业领先的成果;1998年首次提出了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及其体系结构,有力推动了煤矿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提出并组织实施了扩频无线通信、自组织网络等多项研究课题;2004年首次提出应用CDMA技术建立矿井无线通信网络,主持研发的国内外首个矿用CDMA无线通信系统于2007年在淮南矿业集团顾桥煤矿投入使用。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3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3项;发表论文10篇。
主编

刘治国,研究员,博士。现任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任中国煤炭学会理事。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7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委员
丁恩杰 | 中国矿业大学 | 教授 |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 |
王庭臣 | 铁法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教授级工程师 |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 |
王海波 | 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高级工程师 | 煤矿自动化 |
王继生 | 国家能源信息技术公司 | 研究员 | 煤矿机电信息化管理 |
卢熹 | 华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煤炭开采,冲击地压防治 |
田华 | 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教授级高级工程 | 煤矿装备智能化 |
付峻青 | 山西晋煤集团公司 | 高级工程师 | 煤矿信息化 |
令狐建设 | 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煤矿安全 |
包建军 | 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研究员 | 煤矿通信 |
吕鹏飞 | 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高级工程师 | 煤矿自动化 |
朱红青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教授 | 矿井通风,火灾与瓦斯防治 |
仲晓星 | 中国矿业大学 | 教授 | 煤矿火灾防治 |
刘统玉 | 山东微感光电子有限公司 | 研究员 | 光纤传感技术,安全物联网 |
刘振坚 | 中煤科工集团上海研究院有限公司 | 研究员 | 采煤机械控制 |
孙彦景 | 中国矿业大学 | 教授 | 矿山工程信息物理系统,安全生产物联网 |
李明 | 中国矿业大学 | 教授 | 煤矿电气自动化 |
李世银 | 中国矿业大学 | 教授 | 电子与通信工程 |
李占利 | 西安科技大学 | 教授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李忠辉 | 中国矿业大学 | 教授 | 煤岩动力灾害监测及预警 |
杨忠东 | 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煤炭开采 |
吴家胜 | 山东能源临沂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研究员 | 煤矿机电及自动化 |
宋建成 | 太原理工大学 | 教授 | 矿用智能电器 |
张杰 | 宁夏神华宁煤集团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智能矿山与物联网 |
张毅 | 淮北矿业股份公司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自动化控制 |
张旭辉 | 西安科技大学 | 教授 | 矿山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
周凤增 |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煤矿安全 |
周福宝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 教授 | 矿山灾害防治与资源化利用 |
郑茂全 | 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研究员 | 煤矿安全 |
郑学召 | 西安科技大学 | 教授 | 矿山应急救援、煤矿灾害理论与防控 |
赵廷钊 | 河南省能源化工集团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电气自动化 |
赵旭宏 |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 高级经济师 | 智能矿山 |
赵增玉 | 兖州矿业集团公司 | 研究员 | 煤矿机电管理 |
侯水云 |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煤矿安全 |
贺耀宜 | 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研究员 | 煤矿监测监控与信息化 |
秦波涛 | 中国矿业大学 | 教授 | 矿井通风与火灾防治 |
夏士雄 | 中国矿业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 | 智能控制、工业通信网络 |
钱晓红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研究员 | 煤矿信息化 |
郭凤仪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教授 | 矿山自动化 |
郭继坤 | 黑龙江科技大学 | 教授 | 煤矿监控与通信 |
涂兴子 |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煤矿机电安全管理 |
陶建平 |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矿山机电 |
黄强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研究员 |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及自动化 |
黄友锐 | 安徽理工大学 | 教授 | 智能优化算法 |
程德强 | 中国矿业大学 | 教授 | 图像处理 |
谭国俊 | 中国矿业大学 | 教授 | 矿用大功率高性能电力传动控制 |
翟成 | 中国矿业大学 | 教授 | 矿井瓦斯抽采及灾害防治 |
潘涛 | 国家能源信息技术公司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矿山智能化、信息化 |
霍振龙 | 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研究员 | 煤矿通信、矿井人员定位管理 |
Professor Shunde Yin(Canada) | University of Waterloo Coupled thermal-hydraulic-mechanical-chemical processes, in-situ stress characterization, surveillance and manipulation, automat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
Professor Andre Shigueo Yamashita(Sweden) | Lule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ocess control applications in mineral processing and district heating systems | ||
Professor Lingxia Liao(Canada) |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ofessor Network intelligent sensing and monitoring, 5G/6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 ||
Professor Di Wang(Singapore) |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Professor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cognitive modeling, autonomous agents, etc. |
《工矿自动化》杂志第二届青年专家委员会
马国龙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副研究员 | 煤矿瓦斯灾害防治 |
王凯 | 中国矿业大学 | 教授 | 矿井通风、安全监测监控 |
王皓 |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 研究员 | 煤矿水害防治 |
王云宏 |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 副研究员 |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
王红尧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副教授 | 智能分选、矿业大数据分析 |
王国庆 | 中国矿业大学 | 副教授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王和堂 | 中国矿业大学 | 教授 | 粉尘监测与防治;通风与防灭火 |
毛清华 | 西安科技大学 | 教授 | 煤矿机电设备智能检测与控制 |
方俊 |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 副研究员 | 煤矿井下钻探技术与仪器 |
田劼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副教授 | 煤矿综采设备自动控制 |
代伟 | 中国矿业大学 | 教授 | 选矿过程的建模、优化与控制 |
宁小亮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副研究员 | 煤矿瓦斯灾害防治 |
朱卫兵 | 中国矿业大学 | 教授 | 岩层移动,煤炭开采 |
任怀伟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员 | 综采成套装备,综采工作面智能化 |
刘海 | 中国矿业大学 | 教授 | 信号与信息处理 |
孙世岭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副研究员 | 矿用仪器仪表 |
孙四清 |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 研究员 | 瓦斯(煤层气)地质 |
李松 | 中国矿业大学 | 副教授 | 矿山通信与组网 |
李明建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副研究员 | 矿用地理信息系统 |
李泉新 |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 研究员 | 煤矿区钻探技术 |
杨克虎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教授 | 煤矿智能开采,电力电子技术 |
杨春雨 | 中国矿业大学 | 教授 | 矿山装备智能化 |
吴奉亮 | 西安科技大学 | 副教授 | 矿井通风安全 |
吴新忠 | 中国矿业大学 | 副教授 | 矿井通风控制 |
时国庆 | 中国矿业大学 | 副教授 | 矿井通风与火灾防治 |
何敏 | 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副研究员 | 煤矿安全与信息化 |
邹亮 | 中国矿业大学 | 副教授 | 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 |
张浪 |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研究员 | 矿山通风安全与瓦斯防治 |
张立亚 |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副研究员 | 矿山通信 |
张庆华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副研究员 | 瓦斯灾害监测预警,矿井通风 |
张晓强 | 中国矿业大学 | 副教授 | 信息安全,图像处理 |
张雷林 | 安徽理工大学 | 教授 | 矿井火灾防治 |
陆伟 | 安徽理工大学 | 教授 | 矿井热动力灾害监测预警 |
陈晓晶 | 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副研究员 | 煤矿信息化与智能化 |
陈海栋 | 河南理工大学 | 教授 | 瓦斯灾害预测及防治 |
范涛 |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 研究员 | 矿井/钻孔地球物理(智能化)探测 |
周爱桃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副教授 | 矿井通风与瓦斯防治 |
屈世甲 | 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副研究员 | 煤矿安全 |
孟庆勇 |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副研究员 | 矿井通信、煤矿安全监控 |
赵端 | 中国矿业大学 | 副研究员 | 矿山物联网 |
赵小虎 | 中国矿业大学 | 教授 | 矿山信息化与物联网 |
赵建伟 | 中国矿业大学 | 副教授 | 机械及其自动化,机器人 |
赵栓峰 | 西安科技大学 | 教授 | 深度神经网络 |
赵春虎 |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 副研究员 | 矿山水害防治与水环境保护 |
胡青松 | 中国矿业大学 | 教授 | 目标定位,矿山物联网,救灾通信 |
贺虎成 | 西安科技大学 | 教授 | 电气自动化 |
姚海飞 |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副研究员 | 矿井通风与防灭火 |
原熙博 | 中国矿业大学 | 教授 | 电力电子,电机驱动,新能源发电 |
曹连民 | 山东科技大学 | 副教授 | 矿山机械 |
戚绪尧 | 中国矿业大学 | 教授 | 矿井火灾监控预警 |
韩安 | 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副研究员 | 煤矿信息化与智能化 |
程刚 | 中国矿业大学 | 教授 | 煤矿机电装备可靠性及故障预诊,矿用机器人 |
焦明之 | 中国矿业大学 | 副教授 | 智能传感器及传感系统 |
鲁晶津 |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 副研究员 | 矿井电磁法勘探 |
温良 |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研究员 | 矿山机电 |
褚菲 | 中国矿业大学 | 副教授 | 复杂过程与装备智能建模 |
雷萌 | 中国矿业大学 | 副教授 | 智慧矿山与机器学习 |
雷志鹏 | 太原理工大学 | 副教授 | 煤矿电气 |
樊红卫 | 西安科技大学 | 副教授 | 矿山机械智能监测与故障诊断 |
翟小伟 | 西安科技大学 | 教授 | 矿山热动力灾害防治 |
潘俊锋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员 | 矿井冲击地压 |
薛光辉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副教授 | 矿山机械自动化与智能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