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群英,蒋林,王国法,等.智慧矿山顶层架构设计及其关键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20,48(7):80-91.
|
[2] |
王国法.煤矿智能化最新技术进展与问题探讨[J].煤炭科学技术,2022,50(1):1-27.
|
[3] |
方新秋,何杰,张斌,等.无人工作面采煤机自主定位系统[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8(2):349-353.
|
[4] |
马鑫.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煤机定位与电磁阀缓变失效预测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
[5] |
樊启高,李威,王禹桥,等.一种采用捷联惯导的采煤机动态定位方法[J].煤炭学报,2011,36(10):1758-1761.
|
[6] |
徐志鹏.采煤机自适应截割关键技术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1.
|
[7] |
李晓豁,张飞虎,付伟丽,等.双SRM牵引采煤机功率平衡系统[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1,20(11):72-75.
|
[8] |
王忠宾,徐志鹏,董晓军.基于人工免疫和记忆切割的采煤机滚筒自适应调高[J].煤炭学报,2009,34(10):1405-1409.
|
[9] |
刘春生,荆凯,杨秋.采煤机滚筒截割记忆程控的灰关联度计算新方法[J].煤炭学报,2006,31(5):666-669.
|
[10] |
徐志鹏,王忠宾,米金鹏.采煤机自适应记忆切割[J].重庆大学学报,2011,34(4):134-140.
|
[11] |
樊启高,李威,王禹桥,等.一种采用灰色马尔科夫组合模型的采煤机记忆截割算法[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2(10):3054-3058.
|
[12] |
张春芝.刮板输送机动力学建模及链环疲劳可靠性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
|
[13] |
杨刚雷,赵勇,尚海红.刮板输送机伸缩机尾自动控制系统设计[J].煤矿机械,2009,30(8):3-5.
|
[14] |
吕培.采煤机闭溜控制的设计及应用[J].科技创业家,2012(16):121.
|
[15] |
于玲,张晨.液压支架护帮千斤顶节流优化控制研究[J].煤矿机械,2012,33(8):42-44.
|
[16] |
刘安平,王亚晶,杨庆江.顶板压力无线监控系统设计[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1,30(5):93-95,99.
|
[17] |
马万祥,刘小明.6.2 m采高工作面成套国产装备稳定性研究与应用[J].煤炭工程,2011(5):43-45.
|
[18] |
王强.采煤机-液压支架协同控制方案分析[J].机械管理开发,2021,36(8):263-265.
|